close
bella唸蒙氏幼稚園
小班剛入園時,班上是小/中二個年齡層的班,17個孩子
升上中班後,突然變成幼/小/中/大,四個年齡層的班級,26.7個孩子
最近升了大班,還是四個年齡層的大混班,恐怕滿班30個孩子嚕?
但並非全校每一班都這樣
多數班級還是二混
讓人有種”奈安呢”的疑惑
並想”說說”的不只是混二/混三/混四的問題
還有,在班上人數激增,隨班老師不變的前提下這麼”多混”
孩子的學習環境,機會及支援會不受影響嗎?
課程因而調整有主動告知家長嗎?
以及
二次似乎都因少數家長要求而成局
班上多數孩子的權益在哪裡?
教育這玩意我相信沒有定論
但尊重告知以及以多數孩子有益為考量應該才是王道吧!
當初幫孩子找學校時看到的是"當下"學校的環境和條件(忽略了會變,而且可能差很多ㄟ...)
既不知教育部(還是社會局?)規定:
每15個孩子才需要配1個老師
(所以有一天,孩子班上同學可以多達30人,但老師最多2位)
也沒有想到蒙氏教學可以混到多達幼/小/中/大在同一班
(雖然蒙氏的精神是多混,但適合台灣教育環境?)
凡事要往好處想~
在這獨生子女滿天飛的今日
孩子能有兄友弟恭的學習機會不多!
處處要為別人想~
少子化後幼稚園也首當其衝
學校也要先能生存才能教育英才呀!
呵呵,應該是這樣說的嗎??
全站熱搜